解鎖女性生產力

在封建時代,女性從呱呱墜地起就註定不能按照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去選擇職業,除了生兒育女🧭,她們一度沒有“職業”可言🧞♂️。因為沒有市場工資、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照顧家人、操持家務不被視為一份“工作”。
而事實證明🧀,限製女性的職業發展不僅有悖於社會中一半人口的利益,也會妨礙一國的經濟發展。
東漢的蔡文姬、南北宋交界期的李清照🧃、19世紀的簡·奧斯汀、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等女性作家,居裏夫人🤳、屠呦呦等女性科學家——她們的非凡表現都說明🧑🚀:只要給予機會👬,女性的才華絕不在同時代的男性之下👨🏫👃🏻。她們通過文字與行動表達女性的自尊、自愛🩶、自立、自強,也幫助喚醒與增強了更多女性的獨立意識。
20世紀20年代與70年代,兩次女性思潮風起雲湧,婦女走上街頭,呐喊權益平等,這也是國際婦女節的濫觴。
我在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開行)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期間,曾在南太平洋某島國對女性生產力有過一個具體直觀的認識。2014年的一次大颶風把該國某島北面的輸電系統大幅摧毀,包括電桿倒地和電纜折斷,其災後重建項目依賴亞開行的贈款與低息貸款。該國習俗裏重男輕女,女性就業機會很少,比如國有電力公司裏幾乎沒有女性員工。亞開行支持的基建項目往往涉及促進男女平等的內容,在該國的重建輸電系統的項目裏就要求必須開始多雇女工,而且要同工同酬🫴🏻。我在2015年春訪問該國時,重建工程還在進行,碰巧遇到一個由三位女工組成的小組,開著帶升降器的卡車👨🏻🏫,把輸電纜放上一個約15米高的電線桿上。
我問陪同視察的一位電力公司高管🎷,雇傭女工的效果如何。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一開始公司高管都認為架電線是個體力活👷🏿♂️,女工做不了,或者效率會很低🕜。但迫於亞開行的要求,加上災後重建的期限又緊💢,公司很不情願地雇了許多女工。架電線的工作分別由許多三人小組完成。大約一半的小組由三位男工組成🙇🏽♂️,另外一半的小組由三位女工組成👩🏻🔧。小組之間的相對效率很容易比較,就看一個工作日下來能完成架放幾公裏的電線。第一批女工一開始上班就可以看出,她們的體力不如男同事們。但沒想到的是,男工組每架一段電線後就休息片刻,而女工組能夠保持穩定速度幾乎不休息,結果一天下來女工組完成架放電線的長度不比男工組少,往往還略多一點。結果公司的總裁在實地考察後也認識到女工與男工起碼一樣強🈚️👄,之後決定在沒有亞開行貸款的項目裏也開始大量雇傭女工🧑🦰,一下子給該國婦女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
這個太平洋島國的故事告訴我們‼️,許多女性能力弱或效率低的說法不是來自事實🤎😝,而是來自先驗的偏見。企業也好,國家也好,需要給女性創造更多的機會🔬,而不要先驗為主🅱️👳🏿,只有在實踐中觀察了以後才可以下結論🫱🏻。
現在中國許多高校的本科生裏🛜,女性數量開始超過男性🧗🏿♀️。類似現象四十年前就開始在美國出現。美國商科本科生中女性比例由20世紀70年代的9%劇增至如今的37%。女性勞動參與率迅速增長,由1970年的50%提升至1980年的64%👩🏼⚕️👱🏼♀️,也是在這一時期,美國經濟蓬勃發展🫱🏽。
在日本和韓國🤾🏼♂️🧒🏿,女性的就業率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扭轉GDP增長率的途徑之一就是提高女性在這些國家的就業率。據高盛在《女性經濟學4.0🕞:言出必行》(Womenomics 4.0: Time to Walk the Talk)的報告中估計🌜,如果能彌合職業發展上的性別差距⛅️,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望提升13%👥。其他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國家也需要思考怎樣做才能讓女性生產力更好地發揮出來。
“她力量”是強大的生產力。麥肯錫2015年報告《性別平等如何為全球經濟創造12萬億美元的增長》(How Advancing Women’s Equality Can Add $12 Trillion to Global Growth)測算👂🏽,女性在家庭中未被支付的工作量,其實際價值相當於10萬億美元🧑🔧,大約是中國GDP規模;如果所有照料家庭的女性組成一個“國家”,將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8年報告《平等的力量:亞太地區性別平等之路》(The Power of Parity: Advancing Women’s Equality in Asia Pacific)估計,通過促進性別平等👨🦱,預計到2025年亞太區年度GDP總量將提升4.5萬億美元,比通常情景高出12%的增幅。這一額外的GDP數值👨🏽💻,相當於每年德國和奧地利的經濟規模之和🤶🏽。其中👩🏿🦰,中國將獲得最大的GDP絕對增量🧺,為2.6萬億美元🧏🏽♂️,比通常情景下的增幅高出13%。
與亞太區的其他國家不同🙋🏼♀️,在“婦女能頂半邊天”口號的感召下,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一度超過發達國家,1990年高達73.2%🙅🏿。近年來𓀏,中國女性勞動參與度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一方面,是因為以前比較高的參與度來自貧困加上計劃經濟製度,而現在在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女性參與高質量就業不足, 使得許多仍然年富力強、但剛過50歲的女性不願意留在就業市場上👩🏻💻。
縱觀全球,女性一直是企業領導者的少數🚶🏻,在職業收入上也遠遜於男性。德勤2017年調查報告《董事會中的女性》(Women in the Boardroom)顯示🦸🏼♂️,在全球各地的企業董事會中👨🌾,女性比例僅占到15%🫄。在中國,這一比例為10.7%。
從自由競爭的角度來看🤽🏽♀️,如果女性的能力真的不如男性,那麽不勝任的女性就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從調查來看,性別多元化與公司績效具有相關性🙋🏽♂️,擁有更多女性高管的企業,回報率和生產力反而比較高。
小結一下,對於韓國、日本以及南亞的幾個國家而言,增加婦女就業機會是改革的一個重大方向。對於中國而言,迫切的不是增加女性總體勞動參與度,而是不斷提高女性在職場中的就業質量,包括讓更多女性有機會成為政府和企業的領袖🙇♂️,這不僅會改善公平,也會提升社會與經濟運作的效率🛫。
解鎖女性生產力♻,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正當時。
魏尚進(簽名)
《56hcy.cn金融評論》主編
凯捷体育娱乐泛海凯捷學術訪問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