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智慧家族傳承

導 語
科技對家族傳承的影響將會是深刻而又長久的。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傳統家族在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傳承上的不懈投入🎴。
傳承對於中國的家族來說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根據2019年中國最富1000人的年齡情況統計(其中包含了眾多老家族,也有在互聯網浪潮中興起的年輕家族),在這1000人中,除了未透露年齡的人外❤️,50歲以上的家族管理人加起來一共有749人🧾,占比高達76%,可見在未來的5到10年內,中國會有一大批家族面臨著復雜的傳承接代問題(見圖1)。

福布斯在2019年初公布了家族辦公室的未來十大創新趨勢,其中一條就是建議“家族擁抱數字解決方案以保持核心競爭性、可持續性和提高傳承成功性”💁。家族傳承數字化👩🏻🦯➡️🍤、智能化在全球範圍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
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區塊鏈等尖端技術的金融科技正在賦能傳統封閉式的家族傳承向智慧、開放🌩、透明家族傳承轉變⏯。科技在家族金融𓀚🏋🏻、非金融活動及傳承活動中的角色越來越突出⇢,從最初賦能的可能性、可行性👷♀️☃️,到實際傳承價值的轉移與深度創造,科技正積極協助家族構築一個更高效、更平滑、更低成本🏪、更生態、更可持續的傳承體系🈺。

紐約一家族辦公室總裁John A. Bova 在談及家族的未來時說:“家族辦公室2.0必須積極擁抱科技創新才能在未來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獲得傳承和投資的成功🖋。” 美國SunTrust銀行家族傳承部門主任David Neubert表示:“大多數家族企業掌門人通常會發現自己深陷於家族公司日常繁忙的經營活動中而沒有時間去考慮他們自己或家族的下一步以及家族與企業之間的聯系9️⃣。” 事務的繁雜和傳統家族辦公室效率問題使得全球21%的家族配有兩個家族辦公室😽,7.1%配有三個,5.6%雇傭4個以上的家族辦公室。
在高新技術的光芒下,傳統家族管理越發暴露出它低效率、高成本的特性😯⚒,所以這也讓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等高尖技術成為越來越多家族掌門人管理家族的新選擇。例如在家族財富方面👨👧👦,智能財富規劃🐀、智能投顧📳、智能資產架構、智能風險管理、合規和行政類服務都在依托創新科技為家族傳承附加額外價值🧑🏭。
家族辦公室站在變革路口
最早的家族辦公室始於公元6世紀前後😢,是一個專門為皇家管理財富的機構🦸🏼,類似於我國古代的宗人府🧑🏼💻,只不過管理的對象不同。根據美國家族辦公室協會(Family Office Association)的定義💁🏽♀️,家族辦公室是專為超級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以使其資產的長期發展符合家族的預期和期望🍆🩰,並使其資產能夠順利地進行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的機構。簡言之,家族辦公室在家族管理中充當的是一個大管家的角色🧖🏻♀️,受理家族一切金融和非金融事務👩💻。近些年家族辦公室在全球受青睞的程度越來越高🧛🏼♀️👨🏼🎨,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在過去的5年裏,北美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已經超過了4000家,增量超過33%,其中不乏創新科技型平臺👙;相比之下,整個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的數量總共僅有100個左右👧🏿🧎🏻,而且多為傳統型🚴。
雖然西方國家利用家族辦公室協管家族傳承的經驗更豐富🤹🏿♀️,體系也更健全,但是伴隨著FinTech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跨領域輻射,我們發現大多數傳統型家族辦公室目前處在一個變革的十字路口,它的痛點和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大方面💂🏿。
第一,運營成本攀高。
高成本的傳統管理對家族傳承的直接影響是資產的縮水。根據瑞銀(UBS)最新發布的《2018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18年全球家族辦公室服務的平均開銷為1140萬美元,其中包括670萬美元的運營成本和470萬美元的外部投資管理費和行政費。

從全球家族辦公室的運營成本構成來看(見圖3):北美地區的總運營成本最低👩🏽🎨,歐洲地區其次,亞太地區最高,達管理資產總規模的1.15% ✵。細看成本的構成,運營成本和總成本的次序沒什麽兩樣📓♾。但是從投資管理成本來看👩🏽💼,歐洲地區最高,北美其次,亞太地區最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得益於亞太地區近些年FinTech技術的應用,減少了中間渠道的成本。

根據瑞信發布的《家族辦公室白皮書》,按照資產的數額,家族辦公室可以分為行政型、混合型和完全整合型。每個類型的家族辦公室的年運營成本非常高昂,以最低級別的行政型家族辦公室為例,其每年的間接成本大約在10萬~50萬美元🟣;混合型家族辦公室每年的間接成本在50萬~200萬美元;最高級別的完全整合型每年間接成本在100萬~1000萬美元。而這只是間接成本,表格中還沒有包括家族辦公室運營的直接成本。

第二🤏🏿,人力成本是傳統家族辦公室的“硬傷”。
家族辦公室交流組織(Family Office Exchange)對全球22個國家共計350多個家族辦公室、授信顧問、機構研究後得出結論🆒:全球大多數家族辦公室的雇員數量規模為1~50人。在家族辦公室的總成本中📩,有至少60%的費用被用作於員工的薪酬和福利,例如獵頭聘請成本💣、專家薪酬成本、安置成本、營銷成本、法律成本等🧑🏼💻🛢。
以一家美國家族辦公室的監督部門為例(包含12名員工和內部首席投資官)(見圖4),外部投資費用占比最大🏦🆒,達到了39%🔇;其次是外部專家費用/所有者教育以及員工與首席投資官的費用,分別占25%和27% (共計52%);而辦公室的運營費用僅占9%🧼🍅。

由於家族辦公室的私密性做得非常到位,這也讓不少有意願成立家族辦公室的人對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瑞銀(UBS)發布的《報告》中顯示家族辦公室“C”類管理人員平均基礎年薪高達數十萬美元,而且這一數字每年還在增加(見表2)。據Family Capital發出的調查問卷顯示🤵🏻,對於那些在價值十億美元的家族辦公室工作的高級管理人來說,他們的年平均基礎薪酬為919400美元,平均總薪酬在2370100美元🏌🏿♀️。這筆費用對一個家族來說,每年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第三,投資表現不穩定。
家族投資如果不能持續產生回報收益,輕者有可能無法維持家族辦公室的運營成本⛄️,重者還會威脅到家族資產的傳承。家族辦公室最近幾年的投資組合業績大漲大落,這也給家族辦公室未來的發展與延續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風險。在2013年和2014年,家族辦公室全球投資組合分別取得了8.5%和6.1%的業績;而2015年家族辦公室全球綜合性投資組合收益驟降到0.3%,造成收益驟降的主要原因為發達/發展中市場固定收益💁🏿♀️、股票收益為負。此外,對沖基金、大宗商品也直接為收益下降貢“貢獻”了自己一份力,2013年至2015年,在所有投資類別中,大宗商品近似的資產配置的分類投資回報一直為負,2015年驚人地達到了-22.8%。2016年💆🏽♂️、2017年家族辦公室的平均投資組合回報又分別回升至7%、15.5%。 這種缺乏技術性分析的投資也給了家族傳承的未來帶來更多的憂慮。
第四,聯合投資難過信任關。
《報告》中指出:傳統家族辦公室在面臨聯合投資(co-investing)決策時📵,關系網的信任程度是最受關註的因素🛼。有81%的問卷回應者稱:在做決定時,利用信任的關系網接觸高質量的資源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一個受訪者稱:“信任是一道坎,如果一個家族不相信合夥人,那麽合夥人就連一美元都拿不到👩👩👧👧。” 除此之外𓀂,聯合投資的挑戰還包括盡職調查(69%)、投資資源缺乏(64%)👨🦽➡️、交易流動(42%)、缺乏技能和專業知識(31%)、投資門檻(31%)☎️、管理權問題(20%)、缺乏合格的專業顧問(8.8%)等原因(見圖5)。有70%的家族辦公室指出,盡職調查是最大的挑戰,因為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家族投資人無法實時獲取交易信息,這種滯後性也加深了交易的不透明性4️⃣。

第五🙇🏻,關系網管理混亂🙎🏿♂️。
某位掌控歐洲多個家族辦公室的高管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投資項目的缺乏導致我們最終不得不依賴關系網絡🧥,我們目前開展的活動中有90%甚至95%都是與其他家族聯合開展的。”瑞銀統計結果顯示🤹🏿♀️:有23.3%的家族辦公室表示很難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資項目/基金,或投資項目不足🩴;23.3%難以估量潛在社會/環境影響力🛜🦔;14%認為市場處於發展初期/不成熟;9.3%認為盡職調查方面還存在多樣挑戰;7%認為時間/人力資源不足💆🏼🥓;7%認為回報達不到預期✋🏼;4.7%認為缺少政府支持。說到底,項目的缺乏反映出了信息的缺乏*️⃣,信息的缺乏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客戶關系/投資活動管理(CRM)的混亂。
第六,風險管理機製紊亂。
對潛在風險缺乏有效預判和監管是傳統家族辦公室的劣勢。《報告》中一共列舉了八大風險🧙🏽♀️,最受家族關註的前三位風險分別是投資風險(75%)🍋🧑🏼🦱、家族數據私密性(69%)🕵🏼、家族聲譽(49%)。其他風險還包括網絡安全(29%)👃🧋、個人安全(25%)🤼、財產托管風險(22%)、政治風險(15%)🥤、有形資產風險(11%)(見圖6)。

雖然大多數家族都意識到風險,但是實際上家族管理風險的眼光還只停留在金融類財產上,並沒有給予非金融類風險足夠的認識,例如圖6中有46%的家族沒有對個人安全風險采取防控意識,35%沒有規避政治風險計劃,21%缺乏應對家族聲譽問題的方案,20%對有形資產風險置若罔聞。很顯然𓀚,大多數家族都過於看重資產的增值而忽略了家族整體的傳承延續🐭。
就像“木桶原理”中水的高度決定於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高度💪🏼,想破壞一個家族的整體延續只需開一個短板即可。同理,如果一個家族的傳承只顧財富的傳承而忽略了其他風險,例如個人安全、政治風險🧛🏽,就好像蒙著眼睛過獨木橋,說不定下一步就會對家族的整體延續造成毀滅性打擊。
FinTech賦能智慧家族傳承
“FinTech”🎨,這個金融和科技派生出的創新詞從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華爾街第一次出現至今已走過30年🏌🏿♂️。從FinTech 1.0(金融替代性基礎工具),到21世紀初的FinTech 2.0(互聯網金融),再到FinTech 3.0(科技革新金融)🧝🏽♀️,FinTech已經開始聯動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實行跨領域革新。可謂是有金融活動存在的地方就有FinTech的加持。FinTech誕生的目的是在金融部門中利用科技的力量壓縮運營成本並提高金融部門的服務效率,這也正是今天傳統家族辦公室所需要的。FinTech幫助傳統家族提升管理效率🌑、規避風險,並最終幫助家族順利完成傳承💿,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FinTech精簡家族金融工作流程,壓縮運營成本🙋🏽♀️。
舉個簡單的會計賬本的例子🤹🏿♀️:一個支系龐大的家族每年都會因各類金融或非金融類活動直接產生數百上千個賬本👵🏻,如果不能精確統計家族財富,將會在傳承埋下不均衡利益禍根。同時,隨著家族的規模增大,製作精確的會計賬本、準確追蹤每一筆現金流🚵🏻、掌握投資收益數據、梳理嵌套式所有權利益及審計等活動經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以及雇傭專業的人才,這些成本也對家族未來的傳承產生極大阻礙🙋🏿♂️。
近些年全球範圍內有越來越多的家族開始應用數字家族辦公室平臺協助管理家族事務🥗。以某數字平臺為例,家族成員僅需一次性錄入新交易信息(見圖7綠色)💇🏽,其他諸如輸出多類別會計賬本、資產負債分析👈🏽、跟蹤投資收益、梳理利益結構等工作(紅色)都將由平臺智能學習完成匹配👱🏿♂️,而且最重要的是平臺的年使用費為10000美元起。從前需要十個人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就能完成🤳🏽,極大節省了家族運營成本、人力成本,並使得未來家族傳承活動更精準⛰🧞♂️、順暢。

第二,FinTech提升家族工作效率,專註價值創造。
時間和效率在任何時候對家族傳承都是至關重要的。美國區塊鏈家族辦公室平臺Ipaladin對全球的家族調查結果顯示(見圖8),傳統的家族辦公室日常工作中有70%的工作都消耗在人工作業手動安排行程、處理郵件、管理聯系人上,只留下了30%的工作用於金融類工作。在時間上,家族本該將80%的時間用於未來戰略規劃,20%的時間分配給不重要的工作,但實際上本末倒置。

這種創新型智能平臺直擊痛點💽,充當了智能機器人的角色🤲🏼♟,而且24小時隨叫隨到,使得家族管理人有100%的時間專註在資產配置升級、合規調查、金融投資、私密交流等價值較高的事務上。同時對於新任家族掌門人來說,因為區塊鏈具有上鏈不易篡改性🚵🏿♀️,因此不必為信息的可靠性擔憂。除此以外,這類平臺通常還攜有數字治理模塊🐍,用於向主管人報告工作進度、管理重要文件以及動態的資金流向等信息⏲,增強了家族傳承對內的透明性和掌控性🤲🏽。

第三,FinTech幫助家族免除信任憂慮。
如果一個家族未來僅僅是靠可信任的“圈子”、道聽途說的方式來尋找優質項目進行資產增值和家族傳承,這種方式是不具備長期可持續性的🫴🏻。但是如今借助區塊鏈🦆,信任問題已經得到了更好的解決😰。實際上,P2P網絡是實現區塊鏈的一個重要技術,交易賬本看似沒有,但實際上區塊鏈的每一個節點都是驗證🕵️♂️,只有經過多節點驗證的信息才能上鏈,“多重驗證+共識機製+權益證明+上鏈信息不易篡改”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信息的可信度👨🦯➡️。所以🚆,在未來Ⓜ️,家族就不必在優質資源和信任之間犯兩難而錯過投資機遇🫸🏽。
第四,私人定製+優質資源開拓與整合。
家族在金融市場中很大程度上充當的是買家的角色⚡️,所以在斡旋投資權益、風險偏好、投資地域👂🏿、資金比例🧗🏿♂️、投資風格以及退出條件時擁有較特殊的需求和話語權。因此,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定製類高新技術平臺🧑🏽🎄,利用編程邏輯將家族的投資條件以量化預警的方式呈現後𓀅🤾🏼,家族投資管理能完全實現自動定製化的投入、追加和退出。有點像我們平時所接觸的各大銀行智能投顧產品📥。
FinTech與雲技術結合更能為家族提供最新的市場資源🫃🏻。例如🧖🏻♂️,以某科技平臺界面為例(見圖9),它不僅能不定期向家族用戶推送領域最新的家族展會信息、過往論壇記錄、投資機遇信息,它還充當著拓展家族人脈關系(CRM)與投資項目盡職調查專員的角色,負責向家族報告投資項目發起人♝、聯系方式🕝、電話👉、地理位置、行業名譽、機構人員背景🟧、參投項目、業績等必要信息,便於家族整合新資源和輸出戰略決策。

第五,FinTech模擬投資風險+智能分析🚿。
雖然大多數家族掌門人都意識到各類風險的存在🌙👜,但是風險究竟會對家族財富和傳承延續造成何種傷害和多大的沖擊,又應當以什麽手段規避👩🏻🦯➡️?在FinTech技術應用以前,傳統家族辦公室的預測是空泛無力的。但自從某風險式FinTech家族管理引擎問世後,它以數字量化的方式使得風險對家族的影響變得清晰可見🕹。例如,它曾通過設置電子假設性(What-if)模型參數模擬預測2016年特朗普競選總統、英國脫歐事件、後雷曼危機(2008—2009年)、互聯網泡沫(2000年)🦂、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等對家族投資的影響,讓家族提前做好了應對不良風險的準備。

同時,智能投資數據分析更是這類FinTech平臺的強項。以某平臺為例(見圖10):它不僅能自動提取接口數據🚵🏿♂️,根據家族提供的信息從智能監管投融資的合規性、資產配置的再平衡、交易命令的執行到模型研發、壓力測試🦪、回溯測算、動態估值,再到投資報告的自動生成和可視化圖表🦠,FinTech幾乎應用在了家族所有前、中、後臺。

整體來看,盡管我國家族辦公室的實踐目前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所積累的管理經驗和運營時長都相對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是在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引領的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我們憑借著科技的力量大幅縮短了差距。
金融科技化是家族管理大勢所趨。科技的能量不斷打破並重新構架著一切與金融相關及跨界領域的邊界和研究範式🍻。FinTech帶有極強的顛覆基因,致力於改造並提升傳統生產力低下的金融體系。
家族傳承更應積極擁抱科技化📓。我們看到了傳統家族傳承的不足之處,也看到了FinTech不僅能協助精簡家族金融工作流程、節省運營成本🧍♀️👩🏽⚖️、提升傳承效率🤘🏻、智能掌管財富,還能擺脫信任的轄製、深度開拓市場、有效整合資源、規避風險。更重要的是,FinTech賦予了家族更多深度思考未來戰略規劃和家族傳承的時間,讓家族更加專註價值創造活動。我們將持續關註並深度研究金融科技對家族傳承的影響。